沒有100億,你玩什么無人貨架
發布時間:2018-06-29 瀏覽次數:11262
先期的點位的瘋狂炒賣、盜損失控,反映了急于拓展導致的BD端的混亂,最近一周曝光的供應商合同違約、貨款拖欠、點位收縮、便利店關店以及三線城市BD裁撤,大量貨架缺貨,則讓許多人對這家公司的現金流以及未來前景產生了質疑。在狂奔半年之后,猩便利似乎真的遇到了困難了。
不是融了幾個億么,怎么這么快就燒完了?為什么燒錢的邏輯跑不通了,無人貨架誰能勝出?
互聯網不管后方的瘋狂BD,不適合零售業
無論是猩便利、果小美、小e微店,主要創始人都是互聯網高管+O2O或者“鐵軍”背景,這樣的團隊對融資是加分項。然而無論是阿里,還是美團、大眾點評,之前提供的都是線上、標準化的平臺服務,BD人員只需要完成客戶接入,幾乎不用擔心產品能不能跟上,人數再多只需系統擴容和后臺運營相應增加。運營一個客戶的邊際成本基本為0,考慮網絡效應甚至能實現邊際成本為負。無人貨架是實打實的商業零售,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——要提供貨架、商品、供應商、城市內倉庫、運貨車輛,補貨人員……這些都不是互聯網人的強項。隨著規模增大,成本越高,管理失控的風險越高。一虛一實,一輕一重,本就有本質的差異,但是來自互聯網的創始人們,還沉浸在上一輪攻城略地的勝利中,還停留在“瘋狂地推、不要后方、拼命作戰、完全不愁運營壓力”的純互聯網打法。